在華人社會,鼻子常被當作命運的象徵,鼻根寬,代表財路通,鼻頭豐滿有肉代表財庫豐盈;鷹勾鼻,代表事業發達、個性擅謀略;朝天鼻鼻孔外露者,代表漏財……看婚姻、看財富、看事業,似乎從鼻子都可以窺出究竟。
不過,除去命理面相不談,鼻子,在人的臉上是最凸出的部位,當然也是影響整個臉龐立體感與否的重要關鍵!雖然,人類鼻子的形狀會因為種族的不同,對大小、形狀等審美觀的標準也有所不同,但與臉部協調的比例、高挺端正的鼻樑、勻稱的鼻頭大小,卻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再加上西方強勢的審美觀,因此這樣的標準,自然成為臉形天生較扁平的東方民族所追求的目標!
想要改變天生的輪廓,只有整型一途,當然整形的目的不僅僅要增進美觀,更重要的是要維持甚至改善功能。鼻子的整型手術在醫學上有正式記錄的考據約在西元前600年,一位印度外科醫師SushrutaSamhida在他所著的醫學書上,即記載著他取下一位受到劓(割鼻)刑囚犯的前額組織,為他重建失去的鼻子,因此有人推崇他為整形外科之父。而現代鼻整型手術則在1898年,Dr JacquesJoseph為一位年輕人做縮鼻頭的手術而開始,那位年輕人因為有個大鼻頭,甚至連門都不敢出,現在我們仍在使用的一些隆鼻器械,就是以DrJacquesJoseph為命名。在1930年一份洛杉磯報紙即記載著:「把鼻子整成時尚的樣子,在好萊塢的演藝圈已成為熱門的話題。」那種在臉上第一印象的感觀,不自覺的會成為自我彰顯的方式,因此鼻整型手術逐漸匯成一種風尚,而在今天的台灣,這種情形也愈來愈明顯。
就比例上來說,理想的鼻子長度約在臉長的正中央三分之一處,鼻翼寬度應和左右眼之間的眼頭間距等長,鼻子根部的起始點約和雙眼皮線的最高點等高,鼻樑背與臉的理想平面角度約在30-40度,鼻頭與嘴唇間的角度通常在90度,這個部份如果角度太大就是所謂的「朝天鼻」了,而從正側面來看,鼻頭最前端應該超出上唇最前端約10-14mm。
當愈來愈多的人接受也認為高聳的鼻子即代表著有型,代表著美感,那麼我們台灣人的鼻子到底跟西方人的鼻子差異在那裡?大致上來說差別在於1鼻樑較寬、較矮(尤其是鼻根,鼻根又稱山根)。2鼻頭較厚、有肉、圓圓的,不夠尖也不夠挺(當然也有人喜歡肉肉的),因此鼻孔看起來較圓而非長橢圓形。3鼻翼較寬、鼻孔看起來較大。鼻整型手術基本上就是在改善以上的問題,而其中又以隆鼻佔最大宗,其次為鼻頭整型,少數則接受縮窄鼻樑、縮鼻翼、或矯正歪的鼻樑,。
隆鼻,故名思意就是鼻子要加些東西讓它變高變挺。隆鼻使用的的材料,早期有人使用象牙或樹脂,但都容易產生排斥,所以漸漸就被淘汰了。後來日本人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使用液體矽膠、石蠟等材料,直接注射,號稱免開刀、無痛、不流血,就是俗稱的「小針美容」,不但注射量和注射點的深淺控制不易,填充物還容易到處流竄,造成鼻子畸形,容易感染,重建手術非常複雜,目前已經被禁用,但還是有許多密醫,欺騙愛美的人士,令人扼腕。
一位日本的醫師,DrNishihata於1955年首先使用醫療級的固體矽膠來做為隆鼻的材料,這項技術也成為日後隆鼻的典範。早期醫生自己由整塊矽塊(siliconeblock)根據病人的需要,雕塑出想要的尺寸,現在則多使用已成形的醫用矽膠鼻模(由醫療公司製造,有不同的長短高低尺寸,質感也更加柔軟),在手術前或手術中由醫生再加以修飾者居多。醫用矽製的鼻模,是最常用也最簡便的材料,有多種尺寸型號,可以選擇出大小適中的形狀,術後如果感覺不適亦可完整取出,可還原性非常高。鼻模通常是I或L型,I型可增高鼻樑與鼻根,而L型除可增高鼻樑與鼻根外,還可墊高鼻尖。一般矽膠製品的來源很多,主要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等地,這些矽膠製品對人體的相容性較高,刺激性低,較無排斥的現象。這種材料的缺點是有鼻模突出皮膚與造成鼻子更為朝天的可能性,這在L型比較會發生,主要是鼻模對鼻尖的壓力太大所造成,較常發生在比較沒有經驗的醫師,或嘗試著想把鼻尖過度頂高的人身上,另外有些人會發生鼻模在鼻樑內活動性太大或可在鼻樑看到鼻模痕跡。這些缺點在適度的溝通與正確的診斷下,僅僅使用矽膠隆鼻,是有手術方法將其降至最低,如置放於骨膜之下而非皮下,以減少活動性太大或被摸到的可能性,置放的空間要足夠,以免疤痕攣縮被看出鼻模的痕跡,在L型轉折處做處理免得鼻尖太撐使得鼻模突出皮膚或造成鼻子更為朝天。
近來國內流行使用聚乙烯類的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商品名Gore-Tex)這個隆鼻材質,這種材質原本用於血管與心臟手術,它雖然柔軟,不像矽膠鼻模易穿破鼻頭皮膚,萬一患者不滿意手術結果,需要修補,Gore-Tex修改難度是所有材質中最高的。因為Gore-Tex有很多微小的孔洞可以讓自體的細胞生長進去,雖然有可以與人體結合等優點,但是如果感染後會較難拔除,而Gore-tex的感染率也稍高。
除此之外,還有使用以自體的骨頭、較常見的如肋骨(軟骨或硬骨)、腸骨(骨盆的一部份,是硬骨)、鼻中隔軟骨或耳朵軟骨來隆鼻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軟骨移植或硬骨移植。取用自體組織來作隆鼻材料,它的最大好處是能避免異體排斥的現象(自體組織當然無所謂的排斥現象),因此不會有鼻模撐破鼻頭的問題,適用在鼻頭需要撐很高的人(人工鼻模撐愈高,愈會造成鼻頭皮膚缺血,增加撐破的危險),更特別適合使用在如唇顎裂或受傷後有疤痕的鼻子,因為嚴重的疤痕會有血液循環與耐壓性較差的問題,容易有鼻模撐破的危險性。但自體移植也是有其缺點,譬如:術後自體吸收的問題,就必需依靠有經驗的醫生來評估大小及選擇部位,另外它需要在供骨區多開一刀。由於供應量的問題,鼻樑的部份若用自體的骨頭,只能用肋骨或腸骨(以持久性而言,肋骨軟骨較好,較不易自體吸收),鼻中隔軟骨或耳朵軟骨因為量少,只能用在鼻頭部份(肋骨軟骨也可用在鼻頭)。當然人工合成物(如矽膠、Gortex)就沒有量的問題。供骨區一般在術後不會有不良的後遺症,取肋骨會在胸部,取腸骨會在腰下留下3至5公分的疤痕,這些可用內衣遮住;至於利用耳軟骨則會在耳後凹處留下2公分的疤痕,術後是看不到的,也不會造成耳朵變形;取鼻中膈軟骨,傷口是在鼻內,根本就看不到,有些人原有鼻中膈彎曲造成呼吸不順,術後反而變暢通。
以上的幾種方式,當然是以取用自體組織來做隆鼻材料,是最能避免異體排斥的現象,相對來說,以矽膠鼻模植入,可以少挨一刀,免除自體組織取出的傷口,手術快速簡單,不過卻有術後併發症及鼻模突出的可能性,因此就有所謂的兩段式隆鼻的產生,以矽膠墊鼻樑,再取耳軟骨、鼻中膈軟骨墊鼻頭,兼具二者的優點,減少缺點,。
不是每個人的鼻子都長得一樣,也不是每個人要的鼻形都一樣,醫生和患者必須充份的溝通與評估,看患者的條件與需求,選擇適當的方法、材質,再輔以醫生的經驗與技術,才能獲得彼此滿意的選擇。
更多图文版咨询请查看雕琢俏麗的鼻子~淺談隆鼻(觀念篇)http://bbs.105life.com/viewthread.php?tid=12441
- May 11 Wed 2011 19:28
雕琢俏麗的鼻子~淺談隆鼻(觀念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