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妝美白成份-熊果素

目前衛生署還是將熊果素公告為核可的美白成分之一,並且規範熊果素在保養品中的濃度必須在7%以下,大體來說,這樣的濃度是相當安全的。許多美白的保養品中都已經添加,大家可以在成分標示中找找Arbutin這個字。

熊果素的英文名稱為ARBUTIN,很多人剛聽到熊果素時,心中浮現的就是黑熊吃的果實。其實熊果素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它萃取自一種樹葉,叫做熊果葉而來,跟黑熊可以說是一點關係也沒有。一些水果中也可以發現熊果素的蹤跡,例如西洋梨、小山梨。而植物中有名的「虎耳草」也因為可以提煉出熊果素,所以也成為草本或是漢方保養品的熱門成分之一 。

前幾年,熊果素剛開始在化妝品中出現時,由於有類似對苯二酚的療效,又不需要在醫師的指導和監測下使用,療效較市售維他命C(濃度百分之二和三以下)快,而成為美容界紅透半邊天的新寵。但是因為它在皮膚還是必須還原成對苯二酚才能作用,因而引起部份人士的懷疑,認為沒有在監測下使用還是有機會發生類似對苯二酚的副作用。

熊果素的作用原理,其實跟美白的藥物對苯二酚是類似的,都是透過抑制酪胺酸的活性還減少黑色素的形成。但是因為熊果素的結構中,有比對苯二酚多帶了葡萄糖分子,所以刺激性較低,而得以在保養品中出現,不像對苯二酚因為注意事項較多需要在醫師監測下使用。

目前衛生署將熊果素公告為核可的美白成分之一,並且規範熊果素在保養品中的濃度必須在7%以下,大體來說,這樣的濃度是相當安全的。許多美白的保養品中都已經添加,大家可以在成分標示中找找Arbutin這個字。

近來常有白天不宜使用添加熊果素產品的說法,並且曾有醫學報告指出,熊果素濃度在 0.5-8Nm 時,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含量反而會增加,不過,那僅是實驗室所得出的數據,在人體上是否會有一樣的情況,尚沒有定論,且針對熊果素可能帶來的副作用,衛生署在 89 年公布有關熊果素的濃度限制,所有美白化妝品內添加的熊果素濃度,最高不能超過 7 % ,只要在衛生署所規範的安全劑量內,並且確實做好日間的防曬工作,以保護熊果素的活性,基本上,是不至於會有黑色素含量增加的情況產生,除非是本身對於熊果素過敏,使用過後易產生發紅、發炎等不適現象,否則,白天也可以安心使用相關產品。 不過,真正要小心的反而是醫學所使用外擦的淡斑藥物 --- 對苯二酚,因為其作用機轉為抑制酪胺酸脢及黑色素活性,減少黑色素體 的形成,並會破壞黑色素細胞,淡斑效果明顯,但它對肌膚刺激性很強,可能造成刺激性或接觸性皮膚炎,更甚者,若用量不當,甚至可能的產生藍灰色的網狀色素沈澱,或是過度脫色,導致局部反白的現象,因此,一定要在醫生處方下使用對苯二酚才可以。
更多图文版咨询请查看藥妝美白成份-熊果素http://bbs.105life.com/viewthread.php?tid=222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麗的心 的頭像
    美麗的心

    美麗的心

    美麗的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