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桿菌素,英文名稱為botulinum toxin,這個名詞來自拉丁文,意思是sausage poison香腸毒素。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西元1795~1813年間,在德國司徒加(Stutggart)地區曾經發生過嚴重的食物中毒大流行事件,隨後由於食物衛生的管制措施改良,而得到了適當的控制.

西元1817~1822年間,德國再度發生大規模的食物中毒事件,有一位柯納(Kerner)醫師從觀察中發現,許多患者是在吃了腐敗的香腸之後才發病的,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推斷出這種毒素的作用,是在於神經傳導線路的末梢阻隔,導致神經麻痺中毒.

直到西元1895年,這種病原菌才被知名的微生物學家凡爾曼金(Van Ermengen)發現,原來是一種厭氧菌,所以在一般的空器環境中,難以培養出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細菌常存在於腐敗的罐頭食物、肉品以及醃製食品中,吃了這有毒的食物18~36小時之後,毒素經由血路散佈至所有的神經末梢,阻止神經末梢乙烯膽鹼的傳輸,因而造成周邊神經麻痺失調,嚴重者可導致呼吸停止而致死.

肉毒桿菌素的軍事用途日本軍人早自1940年代,就曾經使用肉毒桿菌素殺害滿洲戰俘;世界上細菌戰的最早紀錄,則發生於西元1942年,希特勒手下的第一員戰將雷納(Reinhard Heydrich)被刺客以手榴彈炸傷,現場調查時,發現這枚手榴彈的結構經過改裝,彈體的上三分之一被切除後,包裝入了不知名的物質,並且以膠布貼緊包紮,令人懸疑.令人疑惑的是,當事情發生時,傷害確實是非常嚴重,手榴彈爆炸的碎片貫穿座車的椅子,並且刺入雷納的左腰部,傷及一部份內臟.雷納立刻被送進了醫院,進行緊急手術.但是手術進行的十分順利,恢復過程也完美,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受傷後第七天,毫無預警的,雷納突然發生休克死亡.不幸死亡後,為了釐清原因,雷納將均接受了遺體解剖.解剖中並未發現任何傷口感染、腹內膿瘍或腹膜炎的現象,心肺結構正常,體內也無任何異物存留,致死的原因未明.由於當時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發生物戰劑,有些微生物學家因此判斷,雷納致死的原因,有可能是被行刺者於炸彈中
裝置的肉毒桿菌素毒殺身亡.發生了這件事情之後,各國野心人士,更加致力於各種細菌毒素的研究,肉毒桿菌與炭疽菌成為
研究的重心,令人驚訝的是,陰錯陽差的結果,造就了今日肉毒桿菌素的廣泛醫藥用途,這是當初始料未及的事情.

自從1946年肉毒桿菌素被人類製造出來,直到近30年後,1970年代,才開始有醫師用於猴子的斜視矯正.試驗成功之後,緊接著在1977~1978年間,就被運用於人類斜視矯正方面,肉毒桿菌素自此全面的被醫界採用於多方面的治療,甚至於80年代起,更被醫師採用作為美容聖藥,肉毒桿菌素的時代,於焉展開.
更多图文版咨询请查看肉毒桿菌素的歷史故事http://bbs.105life.com/viewthread.php?tid=222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麗的心 的頭像
    美麗的心

    美麗的心

    美麗的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